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好,今天是:

政策法规

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日常管护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2016-07-10     来源:

       蒲河发源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想儿山,在辽中县老观坨乡黑鱼沟村汇入浑河,全长205公里。沈阳市境内河长179.7公里,先后流经浑南区、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蒲河生态廊道自2009年10月建设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已收到了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全面提升的综合性效果,有效改善了全流域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沈阳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保护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成果,巩固提升两岸生态景观质量,切实有效开展日常管护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蒲河生态廊道“生态化、景观化”总体要求,全面加强蒲河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的管护机制,落实并完善常态化管护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巩固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成果,达到“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工作目标。
       二、管护范围
       蒲河生态廊道日常管护,长度范围为蒲河我市境内河长179.7公里,宽度范围为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期间的绿化边界,以及蒲河沿线500米范围内的村屯。
       三、管护内容
       蒲河生态廊道管护内容主要包括:
       1、水面保洁:清理河面垃圾、杂草、落叶等漂浮物。
       2、拦蓄水建筑物及引水工程管护:定期对拦河闸坝进行维修养护,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对拦蓄水建筑物及引水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引水工程定期维护,满足蒲河生态补水量。
       3、堤防养护:定期修复堤顶破损路面;平整堤坡,整治堤坡种植庄稼,清理堤坡乔木、杂草等;保障限高杆、限宽墩、指示标识等设施完好。
       4、市政设施养护:对道路和桥梁维修养护,及时处理道路和桥梁的裂缝、沉陷、剥落、坑槽、车辙等路面病害问题;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
       5、水体水质:定期抽检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监测河道水体水质情况。
       6、绿化带:定期管护绿化带树木、绿地等,移除死树、枯枝,并及时补充;整治裸露土地地块;治理违章占绿、破坏花草树木现象;有效防治病虫害。
       7、垃圾治理及公厕管理:指定生活垃圾排放地点,游客密集区合理设置垃圾桶;整治垃圾乱堆乱放及就地焚烧现象;将垃圾及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厂;保障公厕设施正常开放。
       8、景观节点:管护公园、广场等景观节点的基础设施;步行道、园路等路面破损要及时维修;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修;保障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9、村镇环境:对沿线管护范围内的村镇环境进行整治;保障排水边沟畅通;村屯垃圾定点排放、定期清运;定期管护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及附属设施。
       四、工作分工
       蒲河沿线各区、县(市)政府是蒲河管护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专门的管护机构,制定本地区具体管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管护制度,确定各项管护工作责任人;
       市环保局负责监督指导河道水体水质监管工作;
       市建委负责监督指导蒲河沿线管护范围内的村镇环境整治宜居达标工作;
       市城建局负责监督指导市政设施管护、绿化带管护、垃圾治理及公厕管理、景观节点管护等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监督指导水面保洁、蒲河堤防及拦蓄水建筑物养护、蒲河生态景观补水工作等。
       五、管护资金安排
       蒲河生态廊道管护资金安排按照“两级政府共同投入,区县投入为主,市里给予补助”的原则进行。市本级资金由市财政局根据市主管部门项目安排情况协调解决。下一年度的市本级资金安排将参照《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日常管护工作考核办法》的考核结果,对评优单位增加资金投入,对考评结果较差的单位减少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