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的建议”收悉,建议精准指出近年来,因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造成我市城区内涝,严重影响群众出行,甚至出现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等问题,在充分分析成因的基础上,还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好的建议。为此,市水务局党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排水系统总体情况。沈阳市排水体制为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排涝形式为管网收集、泵站提升、河道行泄。目前,我市雨水系统依托浑河、蒲河、北沙河三条大中型河流,中心城区形成中部、北部、南部三大雨水汇水区域,根据支线河流规划形成16个一级雨水分区,174个二级雨水分区。污水系统形成以崇山暗渠、昆山暗渠、奖工暗渠、南运河东西部截流暗渠、浑河截流暗渠、长白污水干线为骨架的管网收集网络。
(二)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体系。目前,我市现有排水管渠总长度 8093公里,排水泵站总计196座。中心城区现有排水管渠总长度7382公里,排水泵站177座,总排涝能力832立方米/秒,雨水调蓄设施10处,调蓄能力达87.7万立方米。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为市、区两级管理体系,主干线由水务集团所属排水集团负责维护管理,其余按行政区划由所在区、县排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维护管理。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完善城市防汛体制机制。机构改革以来,沈阳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机构与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机构整合为同一机构,由市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和沈阳警备区副司令员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副市长、政府秘书长及市应急、水务、武警支队等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成员包括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等42个机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每年修订《沈阳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城市防汛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联动联防开展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城市防汛预警并启动城市防汛应急响应后,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等相关成员单位进驻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指挥中心对城市防汛工作进行联合指挥调度。通过统一指挥、部门协作,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大力推进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十四五”初期,市政府投资47.6亿元,集中实施三年排水防涝补短板建设,累计实施170个项目,包括管渠113项、泵站37项、调蓄池6项。经过三年的建设,154处积水点得到有效治理,基本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关键短板,城市排涝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22年,我市成为国家第二批系统化推进海绵建设示范城市,颁布《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制定了《沈阳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制定技术标准、建设示范项目、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打造了铁西区霁虹园、仙女湖、浑南朗明生态公园等一大批典型示范项目,约1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涝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市区20多个积水点得到有效整治。2024年起,我市以国家发行超长期国债为契机,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夯实排水防涝体系,共推进实施了40项排水防涝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完工并发挥效益。
(三)打造汛期排水防涝应急调度体系。一是做好汛前准备。从3月份开始,重点对易积水点位、主次干道、重要市政设施周边设施开展排水设施维护,强化物资储备,组织业务培训、应急演练和汛前检查等。二是完善体制机制。编制《沈阳市城市排水行业防涝应急预案》,针对易积水点制定“一点一策”布控方案和“三警一队一长一组”布控机制,明确人员、设备及布控应急措施。三是加强会商研判。与水文、气象等部门建立雨前会商机制,提前分析研判,为决策提供支撑。组建城市排水行业防涝技术专家组,全程参与防汛任务,为及时有效应对临时险情提供技术支撑。四是统筹联调联控。收到预报预警,提前关闭内河进水闸门,拉低运河水位,加大污水处理厂抽升,调度沿河泵站,有效降低管网液位,为应对强降雨预腾空间;五是强化应急处置。降雨期间,组织各地区加密巡查,重点加强对雨水篦子清理。根据全市降雨情况,指挥调度各地区开展排水防涝工作。六是加强宣传教育。2024年,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局防汛工作正面报道40余次,积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制定传播《沈阳排水便民手册》,宣传城市排水设施作用及意义,提升了市民保护排水设施的社会意识。
(四)成功应对超73年有气象记录极值降雨。2024年,沈阳累计降雨量977.9毫米,为历年同期的1.6倍,共出现25次局地性、区域性强降雨。尤其是7月25日5时至26日21时,受副热带高压和低涡切变的共同影响,加之第3号台风“格美”外围水汽的远距离输送,沈阳地区出现了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降水,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站数124个,均突破历史极值。为全力做好应对,汛前对33处易积水点位编制了“一点一策”布控方案,组建了13人排水防涝专家组,开展了近年来最大规模城防演练,储备应急泵车200台。汛期下达行业防涝预警17次,出动人员11863人次,应急处置727次,开启沿河泵站4069台次。同时,为最大限度发挥我市排水应急能力,我们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攻坚除险,尤其针对浑南、沈北等重点积水点位连夜研究应急方案,采取增加强排泵车、调度调蓄、河道塌坝,错峰排放等应急措施全力消除积水。面对突破历史极值降雨灾害,我们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实现了“零伤亡”目标,确保了城市安全度汛。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的建议,按照国家、省关于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补齐短板、提升应急能力,持续完善排水防涝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内涝防治水平。
(一)夯实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一是继续组织各地区系统谋划排水防涝项目,编制未来五年管网设施改造项目库,重点推进2025年计划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推进12项超长期特别国债排水防涝工程项目落地,确保年底前完成,不断提升我市排水防涝能力。三是针对观泉路、长白地区、全运路、蒲裕路等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积水点问题,组织指导沈阳水务集团及有关地区加快实施工程项目,确保汛前完成整治。
(二)提升排水防涝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夯实汛前准备,加大汛前检查、隐患排查频次,强化预案演练效果,不断提高实战和应对急难险重风险处置能力。二是通过应急储备、合理调配资源、强化设施维护管理、推进工程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超标准强降雨应对能力。三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强化监测预警能力水平,发挥监控、监测设备硬件功能,为汛期智慧指挥调度提供支持。四是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加强汛中指导、技术支撑、风险处置,针对问题及时制定整治措施,提升精准复盘能力。五是强化排水设施维护,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加大质检力度,确保排水设施健康稳定运行。六是通过新闻媒体及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和公众参与意识,共同打造安全韧性城市。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城市排水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欢迎您随时监督指导。
承办处室:排水管理处
联 系 人:张志宝
联系电话:2424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