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好,今天是: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解决北海街220号东侧高架桥主干道路面低洼积雨出行难问题的建议》(第0126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6-04     来源:沈阳市水务局

闫雅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北海街220号东侧高架桥主干道路面低洼积雨出行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城市排涝体系

(一)城市排涝系统运行模式。由“网、站、河”构成,汛期雨水通过雨水管渠收集,经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河体,我市主城区雨水系统包括南部、北部、西部三大主要系统,浑河系统主要承担我市南部地区以及浑河沿线111平方公里的雨水排放任务,北运河系统主要承担我市北部地区128平方公里的雨水排放任务,细河系统主要承担我市西部地区59平方公里的雨水排放任务。浑南、沈北及郊区为独立雨水排水系统。

(二)排水设施维管体系。沈阳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为市、区两级排水维护管理体系,按照责任区域划分,浑北主城区内510公里污、雨干线排水管渠、62座污、雨泵站为市管设施,由市水务集团所属水务排水集团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全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权限经过多轮下放,除市管保留浑北主城区干线及主要泵站排水设施外,其余部分干线及支线、排水泵站设施按照行政区域属地划分,由各地区政府排水主管部门负责排水设施维护工作。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气候因素影响。近几年来,受恶劣气候因素影响,我市汛期出现的短时强降雨频次日趋增加,局部短时强降雨次数逐年增加,尤其是主汛期,降雨范围广、强度大且分布不均,多次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恶劣气候因素给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二)排水设施承载力不足。排水管渠设计标准低,排水系统局部老化,导致整体排放能力不足,设施应对短时强降水能力不强,遇降雨历时较短、暴雨强度较大等情况时,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易造成城市内涝。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排水防涝补短板工程项目建设。2018年起我市投入50多亿元,开展了三年补短板建设,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关键短板,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排涝系统得到显著提高,干线及部分支线达到国家3年一遇标准。2021年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继续完善排水设施建设,开展滑翔等4个片区雨污混摘,鸭绿江北街等9个易积水点位整治工作,工程预计在主汛期前结束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建设全市排水设施排放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扎实推进排水系统日常养护管理工作。3月初全面启动排水设施春季维护工作,采取市、区联动工作模式,本着“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兼顾一般”的工作原则,重点加强对易堵塞地区的排水管渠和各类倒虹井、检查井、雨水连通管的清掏和疏通工作,通过设施系统维护,有效解决市民关注的排水设施管渠阻塞等突出的热点问题。强化市、区排水泵站、闸门等基础排水基础设施维修工作,加强汛期排水设施指挥调度,增加巡视检查频次,妥善处置险情,确保设施全年安全运行。

四、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针对您反映的大东区北海街220号东侧高架桥主干路路面低洼下雨积水问题,我局组织权属单位沈阳市水务排水集团和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察,现汇报如下:

(一)积水原因:经调查此路段管线水流方向由北向南,进入珠林路雨水泵站后外排进入河体,由于该区域受地势较低、汇水面积大(铁路以南、沈海公园周围及高架桥等区域)以及雨水收集口易受到树叶等杂物堵塞等影响,易造成降雨后管线收纳能力变弱,路面低洼处出现积水。

(二)解决措施:一是要求权属单位(沈阳市水务排水集团)对区域内排水管线列入春季排水设施养护计划,进行系统清掏,保证排水畅通。截止4月28日,市水务排水集团已经完成北海街排水管线清扫,能够保证管网疏水通畅。二是降雨期间安排人员加强巡视检查,及时清除雨水收集口部位杂物,确保雨水收集效率。三是由市政管理部门结合城市规划,对路面低洼部位和人行道进行科学改造,减少路面积水,保障群众出行。四是建立问题联络机制,跟社区负责人保持沟通,随时处置群众诉求和排水不畅问题。

感谢您对沈阳市水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排水管理处

联系人:唐明星

联系电话:24243815